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精神文明>>正文
“活在分子” “美在细胞”
——记何在品同志先进事迹
2016-02-17 10:16     (点击数)

龙在上、凤在下,这副图案说明了这扇被镂空的格子门是明朝期间的历史文物,而不是清朝以后的现代文物、荷叶上面雕刻了一只青蛙滴在荷叶上表示亲上加亲,其意图是邻里和谐、同时已反应出当时的亲表姊妹结婚现象……。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是听的人却听得入了迷,按图说话的人不是历史学专家,他只是一个高小毕业的小学生,一名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叫何在品。他在此地坚守30年,把一个普普通通文物古迹通过语言演绎成了一个个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能量故事,死文物在他的口述过程中变成活教材,在当地,人们都说他是“出土文物”中最美的人。            

一、苦心积虑30年清平洞内满园春            

时间回眸到1983年的9月4日,那时,何在品还不满18岁,他主动响应祖国的召唤踊跃报名参军,从施甸出发后,何在品与施甸的96名热血青年直奔祖国的云南边界线麻栗坡县,在麻栗坡,何在品经过四个月的强化训练后参加了自卫还击战,他的一只眼睛在战斗中光荣负伤。带着“残废”回乡的他回到施甸后,人民政府决定将他安置到文化局工作,文化局一纸公文将他批发到施甸县姚关镇的清平洞去守护明朝古战场的文物基地,在他去之前,姚关清平洞就没有什么可观赏的价值,很多人已都知道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兵家必争之地,有的只是几间东倒西歪的古建筑和一些在杂草丛中隐蔽着的古石碑。1984年底,施甸县的姚关古战场才被云南省列为唯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1985年初就分配到清平洞,可以说是与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出现在一起的人,他自己认为,只是最适合当过兵的人去探索和守护这段历史文化遗址。在姚关清平洞,不仅仅有明代古战场的留守文化,还有施甸县最古老的镂空格子们也被政府运到了清平洞进行集中保护。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人守护一个有美丽传说的思想教育阵地,如何让死文物变为活教材,这就是他探索的工作思路。说起来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守护是一个最简单的事,但是,要把他抄活,让其成为社会人士思想灵魂归属地那就不简单了,常言道,把一件简单的事办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平凡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何在品去到清平洞后,就主动去保护区内寻找以前未被发现的历史,先后在区域内发现了34块明朝参将邓子龙的亲手石刻诗赋、大关关门遗址,用一只眼睛的弱光找到了填补清平洞抗战历史的文化和实物载体。清平洞虽然不大,但是,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古战场的实物和文化蕴藏一天天的丰富了起来,前来参观的群体不仅有缅甸与东南亚各国,近几年来,来自上海、南京的史学家越来越多。为把简简单单的事情做好,何在品他大胆利用三脚猫的“功夫”学说普通话,把明代邓子龙抗击入侵外部势力的来龙去脉装进自己的脑海,只要有游客来到现场,他就会用自己的记忆把历史向游客进行回放,他主动把自己变为文化工作者。何在品从退伍回乡驻守清平洞的30年间,他从来没有走出过澜沧江,特别是2014年4月28日,和在品应原部队的邀请,请他参加由作战部队举报的两山(老山、八里河东山)30年纪念,他还是因为清平洞守护的人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而没能去参加,人们都说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而他却笑着说,也是他一辈子的光荣。30年来,他出了文物管理还是文物管理,家庭对他来说就“是世外桃源”,什么抢收抢种对他这个家在农村的人来说应该是头等大事,但是,他竟然没有回家参加过春耕生产,他的妻子说,老何只有一只眼睛,从事农业生产不方便,只有他守护好文物,做一个真正的文物分子就是他的本分。

 下一页 [1 2]
    
上一条:青春在激流中闪光
下一条:撑起一片天的倔强女人
关闭窗口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