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旅游>>人文历史>>正文
端午彩串
2017-06-01 16:29     (点击数)

 

端午节到了,归家的人越来越多。家里的老人盼着盼着,儿孙们回来了,便将彩串一对一对拴到他们的手腕上,以此祈求平安健康、阖家幸福。  

两岁的女儿是家中最喜欢出门的,早起便问:“妈妈,今天我们去哪儿郊游啊?”本想回绝,但看她眼里的希望,转念便回应她:“我们去赶保场街吧!”一路驱车到保场,虽然人头攒动尘土飞扬,但却挡不住孩子逛街的热情,她的眼里都是花花绿绿的小稀奇!突然间,女儿挣脱了我的手,一路小跑。我跟过去,只见她站在卖彩串的老奶奶跟前聊天呢,“奶奶,这是什么?毛毛虫?不是。我喜欢这个。”女儿手忙脚乱地挑选着,最终拿了一根绿色和一根粉红色的彩串,要我给她戴上。给女儿戴手串时,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她开心快乐、健康成长。  

在施甸,端午节戴彩串的习俗代代相传,端午节根据自己的喜好戴上彩串,直到2个月后的火把节,才能把它们扔进熊熊烈火里烧成灰烬,这象征着疾病、灾祸随风而去,只剩温暖幸福在身边。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世代相传的习俗却未曾改变。  

彩串一般长约 18 厘米 ,足以在一般成年人的手腕上绕一圈。从前,用的是自己纺织的棉线,颜色上有棉线本身的米白色,有用板蓝根、羊粑粑花、染指甲花等天然染料染成的蓝色、黄色、红色。如今,用的是五颜六色的细毛线手工编制而成,视觉冲击力更大了,祈福避灾的含义却没变。黑色、蓝色的彩串,一般是老人佩戴,其他的缤纷色彩则留给孩子们和年轻人。  

朱平英老人是施甸县甸阳镇清平村的村民,70多岁的她身体硬朗,至今仍在自己手工做彩串。做完后,她把彩串按颜色一摞一摞的分别摆在又大又圆的搪瓷茶盘里,就开始走街串巷地去卖了。她说,“自家祖上都会做手串,叮嘱端午节给家人戴在手腕上,祈福避祸。手艺口口相授世代相传。我20岁嫁到清平村,就开始学习做手串、米花糖,一做就做了50多年。从前做是为了糊口,现在做是为了传承,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给丢了。也给儿孙留些福气。”                                            

                                            [张一红]

    
上一条:阿爹的手
下一条:你,在哪里?
关闭窗口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