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保山市南部,怒江东岸,与缅甸相距260公里。东连昌宁县,南邻临沧市永德县,西与龙陵县隔江相望,北与隆阳区毗邻。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560米—2895.4米之间,属中亚热带为主体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全年无霜期330天,年均降雨量1021mm,全年日照时数2274小时,相对湿度66%。全县辖13个乡(镇),总人口34万人,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
施甸是一块神奇的土地。8000多年前的“姚关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元初契丹人南下至此定居,历经滇西抗战的洗礼,24个民族水乳交融,谱写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施甸乃永昌古郡南通缅甸的重要驿站,著名的“永镇驿道”穿境而过,滇缅公路从北部过境65公里,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
施甸是一块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宝地。施甸已建成规划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施甸工业园区;有较好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有较为丰富优质的生猪、辣椒、茶叶、蚕桑等农特产品加工资源;有69条河流,总长586.6公里,河川径流总量7.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4.8万千瓦,其中12.3万千瓦待开发利用;有明将邓子龙抗缅平叛系列遗迹;有被中外地质学界称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的地质考察基地;有石瓢、七天河等28处温泉;有多处形状奇异的石灰石溶洞;境内已发现石灰石、大理石、铅、锌、铁等16种矿产。
施甸投资区位优势突出。县城所在地甸阳镇海拔1470米,距保山市政府驻地55公里,距大瑞铁路蒲缥客货站35公里,距省会昆明571公里;向南255公里至南伞口岸出境,向西200公里至瑞丽口岸出境,向西北200公里至腾冲猴桥口岸出境,向北160公里经大理至昆明。大瑞铁路、保腾高速公路、施(甸)—孟(定)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后,便利的交通网络将为大宗货物运输、仓储提供有力的保障。
施甸因其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已逐渐发展成建材、化工及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自然生态旅游区。
施甸县辖甸阳、太平、由旺、仁和、姚关5个镇,水长、老麦、何元、万兴、酒房、旧城6个乡和摆榔、木老元2个民族乡,137个村民(居民)委员会;1 6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6 506户,总人口342 029人,其中:农业人口299 169人,占87.5%,非农业人口42 860人, 占总人口的12.5%。其中:男性174272人,女性167 757人。少数民族27 200人,占7.95%,全县22个民族中,汉族314 829人,彝族12 779人,布朗族8 353人,佤族1 664人,回族1 090人,傣族973人,白族956人,傈僳族399人,景颇族242人,满族63人,苗族86人,布依族50人,哈尼族67人,德昂族38人,纳西族35人,阿昌族68人,拉祜族21人,壮族63人,瑶族10人,藏族16人,怒族10人,蒙古族11人,其他族206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91‰。全县国土面积2 00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69人,人均占有耕地1.04亩,森林覆盖率44.8%。
施甸的历史,散见于《明史》、《永昌府志》、《保山县志》、《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和碑刻,尚未出版的民间文献《八乡始末来历》及族谱等。
在县境南部姚关乡蒜园村的小汉庄北侧万仞岗发现完整的智人头骨化石,称姚关人,据有关专家鉴定考证,距今约8000年左右。全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发现多处旧石器、新石器遗址,出土大量石器、陶片和兽骨化石,表明距今约3500~4000年左右,古人类活动频繁,各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姚关境内先后出土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展示2000多年前,境内的人民从事原始农业、牧业和狩猎的场景。
夏、商、周至春秋,属哀牢部族居地。西汉时期,属益州刺史所属哀牢国(今德宏、保山、临沧地区)。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设不韦县,今施甸(另说今隆阳区),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设益州西部都尉,辖不韦、倦唐、比苏、叶榆、邪龙、云南6县。永平十二年(公元69),设永昌郡,新置博南、哀牢2县、永昌郡共辖不韦等8县。
蜀汉时期,永昌郡领嶲唐、不韦、博南、哀牢、比苏5县。西晋元康四年(294),郡治南移不韦。元康末年(299),再南移永寿(今耿马)。东晋至南朝,云南和贵州合称宁州,县境隶宁州永昌郡。北朝(齐)时,名不建县,隶永昌郡。
隋代,云南设南宁州总管府,隶濮部。唐代南诏时,属永昌节度辖地,南诏灭亡后,隶大长和国,仍属永昌节度。五代十国时,属大理政权的永昌府辖地。
宋代大理国时,属永昌府辖地。
元代至元十一年(1274)设云南行中书省,县境设石甸长官司,隶属大理金齿宣慰司镇康路。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设云南布政使司,沿袭元制,十七年(1384)五月,更名施甸,设施甸长官司,改隶永昌府。二十年(1387),设老窑寨百户。二十一年(1388)设施甸巡检司。二十三年(1390)属金齿军民司。永乐五年(1407)设木瓜榔百户。嘉靖元年(1522),属永昌府。万历十三年(1585)筑镇姚城,设镇姚守御千户所。
清代顺治六年(1649,南明永历三年),置平彝州,州署大石桥,实行改土归流。顺治十二年(1655,南明永历九年)筑州城(今施甸街东河西),时州署从大石桥迁入施甸。始称“八乡地”。顺治十八年(1661)裁撤,并入保山县。康熙五年(1666)裁镇姚守御千户所。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厅,隶永昌府。
民国元年(1912)废巡政厅和巡检司,置施甸分治县,设县佐公署,隶保山县时,施甸称为乡地,设区乡。民国21年(1932)裁分治县,属保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5日,保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境和平解放,施甸设4、5、6区,辖乡、镇、保。同年10月改设区辖行政村。1952年改设区辖乡。1953年5月增设第3区(今太平、等子)和第7区(今酒房、旧城),共5个区,辖2镇94乡。1958年,置施甸人民公社,辖43个管理区,1959年,设施甸片区,辖38个大队。1961年,设5个区,辖22个二级公社,176个大队。1962年12月1日,经国务院123次会议批准,设立施甸县,辖太平、由旺、施甸、姚关、酒房5个区,区下辖50个二级公社,43个三级公社,1963年2月1日,中共施甸县委员会、施甸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办公,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同年12月29日,改隶保山地区行政专员公署。2000年12月30日,改属保山市。
本文来源:县委史志办 作者:县委史志办
全县环保污染治理投资100.4万元,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6.4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9%,废水排放总量973.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233万吨;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平方米。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55.25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12.05%,单位GDP能耗1.624吨标煤/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