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16岁那年,父亲染病,无钱医治去世。为了抚慰伤心的母亲,帮她分担家庭的重担,杨善洲离开私塾,回到了家里,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杨善洲非常能吃苦。种地、割草、喂猪、打柴、竹编样样能做。然而,一家人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 “天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母亲决定让杨善洲拜姚关董龙村杨有和为师学石匠手艺。杨善洲学得很好,石匠手艺仅次于师傅,人们都叫他“二石匠”。他为人厚道,从不对人起坏心。力气又大,帮人砌石脚、盖房子都很卖力。丢土坯时别人两只手丢一个,他是一只手丢一个。他们经常到永德县鲁家寨一带做石活,还远到缅甸麻栗坝帮人砌石脚。那些地方的人都很喜欢杨善洲,有一次有一家人还送了他一套衣服。
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军攻陷缅甸后,立刻把战争魔爪伸进滇西,妄图沿滇缅路长驱直入,攻战云南,威逼重庆。战火烧到了家门口,杨善洲义无反顾地参加到支前民工队伍中去,为远征军运送物资、抬伤员、修桥筑路,直至1945年初滇西反攻胜利。
?